张敏华教授科研团队
发布时间:2019-04-15    

张敏华,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质能源领域学科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第四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2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担任能源行业生物液体燃料加工转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化工学会石油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超临界流体技术专业学组委员、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中粮集团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科委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评审专家、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中外能源》、《石化技术》、《化学工业与工程》编委。获国家专利金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9项。

张敏华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拥有中青年科研人员35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8名,绝大多数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涉及生物质能源与资源、应用催化、化工过程集成与强化、超临界流体技术,分子模拟等领域。致力于化学工程以及生物质能源领域中的基础科学与共性关键技术、关键装备以及绿色化工过程成套技术的创新及工程应用。在张敏华教授的带领下,先后完成了“树脂法双酚A生产新工艺研究”、“万吨级双酚A成套技术工业试验”、“生物炼制厂-基于可再生资源乙醇清洁生产技术”、“燃料乙醇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年产20万吨木薯燃料乙醇成套技术及工业应用”、“以甜高粱为原料年产5万吨总溶剂项目生产技术开发”、“年产2万吨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开发及工程化”、“年产7万吨生物法丁醇丙酮生产技术开发及工程化”、“生物乙醇制备乙烯及衍生物的生产技术开发及工程化”、“煤基醋酸乙烯成套生产技术”、“煤基乙醇多产品生产技术”及“正己烷、苯系列产品抽提技术”等涉及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放大和大规模工业化全过程的大中型项目60余项。获得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37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及口头报告多次。

张敏华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先后完成了澳门一沙金网址娱乐网站国第一套燃料乙醇生产示范装置建设、年产3万吨甜高粱茎秆燃料乙醇生产示范装置建设、年产7万吨生物法丁醇丙酮生产技术开发及工程化、年产2万吨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等生物质能源领域的重大项目,建成了包括4家燃料乙醇试点企业在内的14套燃料乙醇装置。在以上工作基础上,积极开展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工作,突破了生物质生产醋酸乙烯的核心技术,已申请8项专利(PCT专利2项),其中3项已获授权,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生产技术,并于2012年10月在广西建成全球首套生物质原料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生产装置,并一次试车成功,生产出高活性的醋酸乙烯及高质量的聚乙烯醇(PVA)产品,使澳门一沙金网址娱乐网站国成为生物质-生物乙醇-生物乙烯-醋酸乙烯生产技术的引领者。

近年来所获奖励及荣誉:

2012年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张敏华)

2012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张敏华)

2012年中国专利金奖(张敏华等)

2012年天津市专利金奖(张敏华等)

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张敏华等)

2011年中国产学研促进合作奖(张敏华等)

2009年获广西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张敏华等)

2009年获黑龙江省科技发明一等奖(张敏华等)

2008年获天津市专利奖金奖(张敏华等)

2007年获第十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张敏华等)

2006年所领导的科研团队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张敏华等)

2006年获天津市教卫系统优秀党员称号(张敏华等)

2005年获天津市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张敏华等)

2004年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张敏华等)

200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张敏华)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